随着各种订餐APP的火爆,外卖餐饮已经延伸到大学生群体。记者调查了京城18所知名高校,发现至少8所高校已出台了不允许外卖送餐到校园内的规定。(1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客观而言,就目前市场上的外卖餐饮卫生等食品安全、外卖交通工具造成的高校校园交通安全隐患等,以及校园治安安全秩序、寝室卫生,乃至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而言,相关高校能够看到校内外卖的相关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其思维值得肯定。
但问题是,既然外卖在高校内有市场,就说明相关高校内有这种需求以及这种需求的原因和土壤。目前,国内高校基本上都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在内的有关方面已经与社会实现了有效“接轨”。这就导致就相关餐饮服务价格而言,高校内的食堂饭菜等与社会上的价格基本无二,甚至还高一些也并非鲜见;同时由于监管不足或竞争的不很充分,高校内的食堂饭菜质量等与社会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甚至还要差一些,这就导致了一些在校大学生对校内食堂饭菜的不很感冒。更关键的是,目前一些国内高校学生寝室、校内食堂布局分配不甚合理,食堂就餐环境差等。大学生与校外外卖结合,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改变大学生叫外卖的动力和原因,仅靠简单发布“外卖禁令”是不可能有根本效果的。对高效和食堂等管理而言,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启示,是一个改进管理、改善服务的契机——高校外卖要“禁”更要“疏”。
对相关高校管理而言,要统筹考虑大学生宿舍与食堂的合理分布,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等手段提升校内食堂饭菜的卫生、口味、分量等总体质量问题,以优于外卖的质量吸引大学生们重回校内食堂食用饭菜。对校内食堂等餐饮经营者而言,要在多一份市场思维的同时外加一份“互联网+”思维,拓展网上订餐等外卖渠道送餐到宿舍等,通过合理的质量和优质多样的服务,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