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官网注册_以科研论文选拔中学生的招生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作者:www.bpjsedu.com
发布时间:22-04-22

学科竞赛才是公平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手段,以科研论文选拔中学生的招生制度将致高中名校学生科研论文造假、滥竽充数等问题。       从2010年至今,笔者对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持续的研究,对清华大学学堂班和星火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教育部拔尖计划学生等都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并对上述大学长期参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杰出科学家进行了深入访谈,得到了关于人才识别选拔和教育培养的一些基本认识。      结合前不久因关系到自主招生制度而被公众所关注的一些高中名校学生科研论文涉嫌造假、滥竽充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令人愤慨现象的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有误解,对教育和选拔两种培养手段存在误用。   
  科技创新人才并非越早参与科创项目越好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并非越早参与科创项目就越好。在不具备科研教育条件的情况下,一味鼓励中学生做科创有害无益。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所以并立,不只是年龄阶段的区别,更意味着这两个阶段在人的教育成长中有质的差别。德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曾说:“中学的学习是要伏案苦读的,而大学则应该站起来环顾四方。”我国的传统教育智慧讲究“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可见人的成长并不表现为机械的、均匀的渐变,而是积累性的突变,就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基础教育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成熟打好基础,这种基础恰恰是心无杂念的埋头苦学、磨练心智,而不是心猿意马、浅尝辄止、彷徨四顾,企图用“创新”的捷径来绕开艰苦的学习。抱有这种走捷径的心态,即使做出了一些创新,也是无源之水、后继乏力。      真正的创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如果没有走完前人铺就的道路,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前沿。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意味着不可预知的成功和大量的失败。漫长的消耗,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有热情的同伴,还有价值不菲的知识库存。所以,几百年来,这项前赴后继、代代相传的事业主要是由大学和科研院所来完成的,并在巨额公共财政的支持下,给予科研工作很大的自由。      创新和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是大学的天职。事实证明,在中学里学习优秀的学生,哪怕从未接触过科研活动,到了大学才从零开始涉足科研,也根本不成问题。相反,在中学学得不扎实的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考试,知识不成系统,还有许多漏洞,可能在一知半解的所谓科创中习得了花拳绣腿、投机取巧等坏习惯,这才是大学教育担心的问题——笔者访谈的许多教授和拔尖学生都特别指出,不良的科研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扭转,甚至会导致许多聪明人的重大失败。在大学名师的实验室里从零开始养成最佳科研习惯至关重要。      我国中学教育的师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本身还需要长期的努力提升。试问:当前有多少中学教师能够独立写出符合学术规范且有一定创新价值的论文?有多少中学教师会定期阅读学术论文,跟进学术界的知识更新?有多少中学教师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并且确实掌握对学术规范性的判断力?有多少中学具有指导学生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条件?      务实地讲,在现有基础上,中小学的学习可以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做更多有益的工作——不是直接去做科研、做科技创新,而是学习和模仿,培养朴素的好奇心。      其一是格物,更广泛、细微地接触世界,大量地辨识名物,制作标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有设计的科学实验,模仿再现重要的科学实验;参观博物馆,野外考察等。其二是阅读,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入手,阅读具体的科技发展史,从中体察知识如何被论证、确立、传播、应用,进而被质疑、推翻、重构,也可以尝试研读一些力所能及的论文,学习研究方法和严密推论的奥妙;阅读历史能了解重要的科学家在人类知识演进中如何发挥作用,体悟科学家的志向与人生。这些有益的工作都属于践履前人的足迹,从而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磨练踏实求真的心性,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当然,学生的才情和成长速度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那些确实学有余力而且有学习兴趣的中学生,如果一定要做科研的话,还是需要得到大学教授的指导,接受真正的学术规训,否则难免误入歧途,浪费人才。      那么又有多少天赋异禀的学生值得大学教授放下自己的科研,放下指导自己研究生、本科生的时间,精心指导一个有前途的高中生?   
  中学生做科研不是有效的选拔手段      假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中学生体验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奢侈而有益的教育培养手段,但依旧不是有效的选拔手段。      在教育选拔中,有的遴选方式测评当下学生本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其他人只能间接支持,无法直接帮助,比如考试、竞赛;有的遴选方式下除了学生本人,学生背后的家庭实力也能直接反映在其中,比如名人推荐信、特色课外活动、自我陈述文书等。      现实中没有十全十美无盲区的测评手段,而我们的信念是,越是体现学生本人水平的选拔越公平且有效,越是让家长等其他人能够帮得上忙的选拔越不公平且效果不佳。在这个原则下,中学生科研论文作为选拔手段是完全错误的,它无法阻止其他人参与帮助,更不用说其中涉及的严重抄袭舞弊等问题。      作为大学教师,笔者不止一次听同行谈起来自朋友的请托、很难拒绝帮助朋友孩子修改论文的无奈。这种制度的恶劣之处在于,迫使所有人为了在竞争中不受害就要去作恶。      不排除极个别学生确实有能力在中学阶段做出真正的科技创新,那背后几乎无一例外都有超常的家庭支持。这种强大的家庭支持其实不需要也不应该被制度化肯定。倘若学生本人禀赋过人,家庭支持又强大到一定程度,这种天生优势并不需要体制的照顾。这样的学生能够摆脱教育系统独自成才,甚至连最好的大学都不一定要去,比如,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但是,我们的教育选拔系统不是为他们而设计的。      再从科研论文本身的规律来说,绝大多数中学生科研活动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创新,最多只能写出过程与心得体会,这种文章称不上(学术)论文,无法用来作为学术评价依据。如果中学生真的做出了一些科研工作,发表了论文,那也很少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的,几乎无法界定他本人在其中的贡献和能力。笔者认为,这种经历可嘉,但是不能作为选拔依据。再者,从学习经历的角度,真正的科研成果是不期而至的,如果科研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没能取得成功,发不了论文,其教育价值却未必不如能够发论文的经历。      笔者认为,中学生的论文几乎不能说明什么实质性问题,大学入学选拔实在没有理由与之挂钩。   
  中学生科创论文作为选拔手段会摧毁诚信教育
     把中学生科创论文作为选拔手段会惩罚老实人,摧毁诚信教育。      在我国,大学入学选拔是极为关键的一次人才选拔与分层,上好大学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旦其中有空子可钻,有捷径可走,它的恶劣程度将急剧扩大。笔者认为,中学生科创论文作为选拔手段不仅无效,而且会对教育工作和世道人心造成严重伤害。      那些通过制作假论文得到加分,并且顺利进入较好大学的实例,对学生个人以及他周围的同学,都上了活生生的一课:靠糊弄、不老实、欺骗确实能得利。青少年的伦理道德观正在逐渐形成,在事实面前,老师10多年苦口婆心的教导劝解都将化为乌有。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已经得利的作假者,还是吃了亏的老实人,都将相信:所谓的社会规则、所谓的公平选拔原来就是那么回事。不敢想象:这一代人长大后将如何肆无忌惮地为了私利作假!称其为自我摧毁的教育选拔制度也不为过。      其次,哪怕论文不是假的,学生做的科研活动如果得不到可靠的指导和规范的训练,写出一些漏洞百出的小文章发表而沾沾自喜,对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也是有害的。他们会因此轻视科研,会认为科研就是为了发表文章,就是一件功利的事,而所谓规范、所谓既有研究的综述、所谓严密的逻辑推论、所谓有一分证据说一分结论的谨慎都是做做样子。关键是学术研究在他们面前好像没多高的门槛,也就没有敬畏,科研成了走人生捷径的铺路石。      外界可能不了解,学术门槛不是一两本讲方法的书或者靠个老师就能说清楚的条款,它活生生地长在一系列学术共同体之中,是靠这个共同体内部的相互承认和相互争辩,特别是那些既非常聪明又下过很深功夫的学者之间最尖锐的客观批评维护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才开始有机会接触到这个共同体。而在中学阶段,与其好高骛远用残次的科研活动搞坏学生的胃口,不如脚踏实地磨练心性,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向往之心。   
  学科竞赛是公平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手段      在高考与自主招生的框架下,学科竞赛是公平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手段。      笔者认为,此次事件暴露的问题并不能彻底否定自主招生制度,不应该回到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上来。      由于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高考命题必须适合总体考生,在对拔尖人才的区分度方面势必不如上个世纪。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统一考试作为粗筛,大学自主考试选拔作为细筛,粗筛加上细筛才是完整的高考制度,这才应该是“新高考”站得住脚的新意所在。      笔者认为,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应当确认自主招生也是高考制度的一部分。这项制度革新必须坚持两点:一是国家统一考试的粗筛不能被突破,细筛要在粗筛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二是细筛要采取真正公平有效可信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在我国现实可选项很有限,就是考试选才。比如学科竞赛、复旦过去的千分考、中科大少年班学院的现学现考等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考试选才办法。      实际上,在学界公认的以及笔者做过的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都可以说明,清华、北大、复旦等我国顶尖大学高考加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在学习动力与态度、学业投入的质与量、学习成绩与课外活动、自我规划与毕业去向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仅凭高考成绩入学的学生。这说明了先粗筛后细筛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要强调,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重视历来行之有效的选拔手段,而非不断求新求变。不论是中学生科研论文、还是方兴未艾的大学先修课(美国的AP课程)、去落后国家做公益经历等,都是水土不服的舶来品,需要警惕:作为教育手段,它们靡费多而收获少;作为选拔手段,论文和特色经历更是助长了虚伪、欺骗等行径的滋生。      我国历来行之有效的中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手段是五大学科竞赛。上述顶尖大学的自主招生实际上都看重竞赛成绩,更有教授由衷感叹:每年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的300多个学生“我们全要了都不亏”。再加上如今先粗筛后细筛的制度设计,学生不至于因为竞赛而过度偏科。而且有数据显示,多数通过竞赛获得自主招生加分的学生其实学习能力全面较高,他们仅凭高考成绩也能达到顶尖大学的分数线,所获的加分只是作为了保险或者扩大一些专业选择权。      学科竞赛的价值不仅在顶尖大学理工科教育中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日后成就的相关性也非常突出。据某知名大学物理学院的统计,该学院引进的数十名“青年千人”中,有94%参加过高中物理竞赛。那些在国内受教育直至大学本科毕业,目前已经活跃在学术界、产业界各领域最前沿的杰出科技人才中,相当大比例的人才曾经参加过五大学科竞赛,并且越年轻的杰出科技人才,参与的比例越大。      有人羡慕美国精英中学能够提供上不封顶的高挑战课程、AP课程,在美国的教育选拔体系中,英才教育的路径是比较通畅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显露出来,从小得到适合他们的培养。其实在我国,许多参加竞赛的学生都会自学大学课程,由于难度、思维挑战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远高于高中课程标准和高考,我国的学科竞赛就是AP课,而且远比AP课程规范、可操作。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从小不容易冒出来,适合他们的求学路径被堵塞,与竞赛教育和竞赛选拔被压制的局面有很大关系。      通过不断的改革试验,我们越发意识到在所有选拔手段中,考试不仅是最公平的,也是最有效的。国家层面高考的刚性约束应当巩固,另一方面,少数顶尖大学在招生中实施一部分自主招生确实有利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其代价是高昂的选拔成本和防腐败成本。笔者认为,要兼顾这些目标的方案就是“先粗筛,后细筛”:少数大学的自主招生必须以高考成绩为入围门槛,进而通过有监督的较高难度考试,或采纳有公信力的竞赛成绩来精细地遴选人才,决定加分或录取。招考既不分离,也不完全捆绑,大学不拘一格选人才仍有空间。      国情决定,考试将继续作为指挥棒。重要的是,为了奏出人才辈出的交响乐,指挥水平必须提升。考试既不是越多、越难越好,也不是越少、越简单越好——什么样的考试在什么阶段识别天赋与努力更有效?什么样的考试容易被表面功夫、突击功夫误导?什么样的考试催人奋进?什么样的考试消磨志向、助长应试套路?      笔者认为,我们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加强考试与命题研究,使考试竞赛既有利于选拔,也能与教育和学习形成合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WANG17

浏览次数: 次

郑重声明:摩登3官网所展示的均来本公司,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Works on display are from 摩登3-摩登3首页-摩登3官网, shall 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or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版权所有 ©2011 摩登3-摩登3首页-摩登3官网 | 技术支持:摩登3-摩登3首页-摩登3官网
Copyright © 2011 | http://bpjsedu.com, | E-mail:请输入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