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根据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设立高考加分项目的初衷,原本一是为了体现对于特殊人群的照顾,比如烈士子女,二是弥补现有招生制度的不足,鼓励学生重视素质教育,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等,但由于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疏漏,加上操作过程与监督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加分制度在现实执行中出现不少问题,并未能真正实现其选拔特色人才的目的。 高考加分项目,涉及教育公平,因此其存与废的话题几乎每年都要被翻出来热炒一阵,特别是每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其提出的真知灼见也不少。其实,教育部2014年底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项加分项目。此番再次强调,全面取消这5项加分项目,这是呵护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 全面取消体育特长、优秀学生等加分之后,那些企图靠类似的剑走偏锋来提高高考分数的愿望就要落空,但更多的考生无疑能够从中受益,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考生。取消“锦上添花”式的奖励性加分项目,实则是对考试公平的更大维护。 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每个孩子,是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的需要。毋庸置疑,尽管取消了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对烈士子女、少数民族子女等的加分项目还保留,这些社会相对弱势群体还需要特别照顾,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另一种呈现。 在分数对升学有决定性影响的坚硬现实面前,如果加分项目过于泛滥,就会为考场外的较量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引发一些乱象。因此,高等院校招生特别是加分,要实行全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加大对徇私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相关人员违规的成本,形成不敢违规的惩戒机制。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