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没考好?别光顾着自己伤心,别忘了班上成绩比你好的同学——显然你拖了他们的后腿,所以,你应该向他们道歉。不要愕然,不要以为这是网友杜撰的段子,在云南昆明市武成小学,这一幕最近真实上演了。 据媒体报道,武成小学一年级某班,要求期末考试语文96分以下的同学站到讲台上,向老师以及96分以上的同学道歉,说“自己拖后腿了”,因为他们的期末考试未达班级平均分。舆论一时哗然。武成小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校方已调查核实,“让学生上台道歉的教育方式肯定不对,没保护好孩子个性发展的差异,也违背了教育规律”。校方还表示,将对涉事教师进行批评,要求限期整改。 这样的事,批评声自然少不了,有人就说了,“这样的教师拖了全体教师形象的后腿”。乍一看挺尖刻,但话说回来,每个人都不仅代表自己,一旦到了舆论场中,每个人身上或显或隐的各类标签都会被放大——有多少群体和机构,不就是因为一件小事或个别人行为不当,引发大面积负面舆情,导致形象受损甚至名誉扫地? 说到道歉,最近一位大学校长的道歉,同样引爆了舆论场。事情的主角是安庆师范大学校长闵永新,他在毕业典礼上就学校的住宿环境、食堂饭菜、学习环境等问题一一“检讨”,并向毕业生们鞠躬道歉。不难发现,这位校长重点提及的问题,多出在学校后勤管理方面,看起来均属细枝末节,但正是这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们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和“用户体验”,很多时候拖了大学形象和高校管理的后腿。从最近广西某高校发28吨冰块帮学生降温,到每年夏天都会热炒一阵的大学“装空调”话题,都是极好的案例。不少高校负责人搬出资金短缺、人手不足、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等理由,但刨去这些客观原因,更多的高校管理者是否也应反躬自省: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是否还比较欠缺?是否仍只是把学生当成管理的对象?是否考虑到新一代大学生不同以往的代际特征和新型诉求? 容易拖后腿的,除了理念的落后,还有利益的牵绊。今年中考结束后,关于中考加分瘦身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不少教育界人士呼吁,应该像清理高考加分一样清理中考加分。媒体调查发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考加分的受益者主要是警察子女、军人子女、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归侨和少数民族考生,部分地区文体比赛获奖者、“三好学生”等也在其中,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特殊加分政策”。一般情况下,中考加分会有“省规”,而各地市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部分“自选动作”。对于清理中考加分,媒体采访发现,不少地方习惯采取回避、拖延态度。知情人士爆料,各地清理中考加分难度很大,只因其中牵涉地方卫计委、民政等多部门,利益盘根错节,绝非单纯靠各地教育部门就能轻易推动。 拖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形象后腿的,有些事较为明了,比如上述几件;有些事却复杂得多,比如“陕西男生高考595分或无学可上”。原来,当事学生因无法协调陕西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语测试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招生面试,而被告之“不予投档”。 一边是规则,一边是人情;一边是两场考试时间“撞车”,一边却有另外3名考生同时拥有两场考试的成绩。一片喧嚣中,批评、质疑、回应、追问,好不热闹。据媒体报道,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前批招生安排在陕西省提前批C段录取,投档时间在7月9日左右。截至7月10日,此事仍未见最终结果。而此前面对媒体时,考生、高校、地方教育部门,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好像谁都没错,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高招期间出现这样的热点舆情事件,且久拖不决,很难说是好事。其中,究竟谁在拖后腿?如何避免此类事件今后再出现?每个关心教育的人,或许都有深入思索一番的必要。
责任编辑:lpy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