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南京秦淮区期末考试落下帷幕,一张据称是秦淮区小学统考语文卷在朋友圈流传。这张试卷的阅读题中,围绕一段某品牌沐浴露的材料,设置了5个选择题,总分值足有10分。家长不淡定了,称植入广告太嚣张,连小孩子也不放过。(1月20日《现代快报》) 教育是圣洁的,不能沦为商业广告的帮凶。前几年,有些学校为了节省印刷通知书的费用,招商引资,开源节流,出租通知书上空余位置,把通知书变成了广告阵地,被舆论狂轰滥炸,也引发教育界的反思。现在,居然有人在试卷上植入某品牌沐浴露广告,岂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自找难堪吗? 不过,这份试卷的真伪存疑。首先,朋友圈里发的这份小学语文试卷,没有哪所学校、几年级等信息。其次,记者在秦淮区一些小学调查,均没发现有学校使用了该试卷。再者,当地的教育部门也辟谣,语文没统考,教育局提供的样卷里也没这题。 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大致可以判断:这份试题里出现沐浴露广告的小学语文试卷,或许是假的,我们被朋友圈给耍了。销售沐浴露的人,用PS等软件造假,在试卷中“植入”沐浴露广告,受众不辨是非,纷纷谴责教育部门掉进了钱眼里,这给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带来极为被动的消极影响。始作俑者恶意炒作,愚弄了大众,制造了消极影响,应该受到惩戒,承担法律责任。 微信朋友圈虽然是熟人小范围社交,但它的传播效应极为惊人,一则惹人眼球的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增量传播。微信也成了谣言滋生地。为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稍有不慎,网友即会触犯法律。此次事件告诉我们,在朋友圈可以发表舆论,可以发布卖东西的广告,但要有底线。底线就是要实事求是,不造假,不炒作。
责任编辑:lpy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