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机构和媒体不能一味哗众取宠,否则非但会丧失自身的公信力,也会误导公众。非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只会添乱。
■顾骏
日前,有媒体援引一项所谓的基于全国4000万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声称“5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坚决不会再选之前的专业。”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这类惊人的统计数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甚至有机构的调查结果达到了惊人的70%。竟然有这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对于那些不了解情况或来不及细想的人来说,肯定要感到震惊了。更有好事者,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纷纷跳出来“火上浇油”,抱怨、吐槽、嘲讽之声纷至沓来。最近一段时间正是高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机构瞅准时机抛出这类数据,媒体再跟风炒作,搞得高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更感焦虑和迷茫。
其实,只要稍微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所谓的调查数据是怎么得来的?真的有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后悔所学专业吗?一些大学生“所学非所爱”是由单一某个因素造成的吗?
试想,学生们从高考后填报志愿选专业到大学结束,四年间,从个人选择到社会变迁,从就业形式到大学毕业生薪酬待遇,这中间有多少变化?各种变化中,又有多少属于个人不可控因素,多少属于个人自身原因?笼而统之,一股脑儿地把责任推到高校和教育体系身上,站得住脚吗?
众所周知,如今高考填志愿,很少有考生能自己作主的。有的是出于确保本班录取率,教师建议选择某个城市的某所学校的某个专业;有的是父母根据自己的所谓社会阅历,看好某个专业比较火,某个城市环境好,硬是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了。进大学时对专业没有选择权的学生,毕业时对所学专业不满,产生“若有机会,我将重新选专业”的念头,不是很自然吗?
即便父母、教师不干预,放手让考生自己选,又有多少人能选到以后让自己不后悔的专业?中学里只有简单的几门必考或备考科目,许多时候,学生甚至只知道“文科”和“理科”之分。中学六年,很多学生埋头于做习题,个人兴趣和志向几乎被消磨殆尽。还有一个长期被诟病的问题是,国内中学普遍缺乏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认知能力,未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提前有所谋划。临到高考选志愿时,看到大学里竟然有那么多专业,一时之间难免傻眼,但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就那么几天,学生对学校和专业根本来不及做太多了解。如此这般选出来的专业,自然很难与个人兴趣和特长有较高匹配度。
即便专业侥幸选对了,“所学为所爱”,也不能保证学生毕业时不后悔。因为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没有了中学教师那样的耳提面命,没有了方向明确的“备考”目标,形同水流脱离了河道,流入平地之后,便漫无方向。四年里把大量精力都花在打游戏、睡懒觉、翘课甚至考试作弊上,最后毕业时头脑空空,一无所获。有的学生却不反思自己,只管把内心的焦虑借“重选专业”的托词来宣泄,这恐怕也是事实。
当然,高校也有自己的责任。比如一些学校追着热门跑,随意变更专业设置,不认真搞好特色学科建设,而是社会上什么流行就搞什么,根本不管新开设的专业有没有师资、教材、器材等各方面的准备,一味信奉大干快上,只要能够吸引考生就算达到目的。学生被“忽悠”来之后,专业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学生难免有所不满甚至感到上当受骗。如此一来,又怎么会对所学专业感到满意?
其他原因还可以举出不少,笔者不再一一赘述。调查者在对象确定和数据处理时,要考虑到可能的成因,对调查对象作必要而适当的分类。相关机构和媒体不能一味哗众取宠,否则非但会丧失自身的公信力,也会误导公众。非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只会添乱。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lpy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