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敬惜字纸”一说,不是说纸有多珍贵,而是强调字有灵性。 与这一传统反差迥异的是,《舌尖二》其中一集里有这样的画面:在有着“高考集中营”之称的安徽毛坦厂中学,一本本教材、一张张试卷被考生们在呐喊中撕成碎片,散落满地。不独这里,每到高考前后,一些高中校园总会上演“天女散花”、“六月飞雪”的类似戏码。 撕书是一次发泄,控诉书山题海充斥青春的日子;撕书是一种逃离,摆脱满是禁锢难有自我的生活;撕书更是一记耳光,打在每个关注孩子成长的人心头。 细心品味,能从这考前的疯狂里读出几许苦涩:这里有高三学生对学习压力的反抗、宣泄,有对未来未知的焦虑、迷茫,有对“填鸭式”、“漫灌式”机械教育的不满,唯独与临近毕业应有的满足、自信无关。 这几天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热转,文章是郑州一中校长朱丹在201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人才该怎么培养?学生该怎么教育?诸多老师、家长从这篇题为《教改的混乱与自由》的致辞中找到了答案,看到了希望。 文中最能引发读者思索和共鸣的,是这样几段话:“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自由的丧失!”“但我更相信:郑州一中的毕业生绝不会有这种如长期流放在孤岛、累月囚禁于牢房而后得以自由的囚徒般的放浪和狂欢。郑州一中学子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有‘遥遥的梦想’、有‘追逐的风景’、有‘浸满微笑的阳光’,是因为他们懂得并享受了自由。” 学习为什么不能是快乐的?成长为什么不能变得幸福些?让学生真正享受自由、自主学习,由“逼着学”变成“我要学”,学习和成长就会变成一段段奇妙的探险、开心的旅程,变得更有趣、更高效,收获的也必然是精神上的富足。 当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无论对学校还是家长来说,还孩子自由都是一种冒险,需要学校和老师发自内心地珍视学生的个性,做很多符合教育规律的设计和探索。然而,恰恰是这种冒险,宛如一道撕开阴霾的阳光,显得尤为难得和珍贵。 要让敬惜字纸的传统真正回归校园,从还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学习始。
责任编辑:xwzb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