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抢农民工的活,这种现状已经明显看出,面对大学生的岗位“结构性不足”,导致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自降身价。
从劳动力本质来看,越是重复性、机械性、不需要太多专业智慧的工作,就越不需要身份的差别。类似于无论是40岁的阿姨还是20岁的学生,其实都是可以做保姆的;无论是农民出身,还是大学毕业,其实都是可以去物业公司做个保安的。更别说那些文员、内勤之类的活,一个农民工可能也不会差过一个大学生。
按传统眼光,大学生由于比一般的农民工增加了至少三四年的专门学习过程,这导致了他们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高成本、也需要高回报的平台上。即使没有高技能也不应该自降身价,“否则书就白读了”。
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的竞争力的确是值得掂量的:或者在大学浑浑噩噩整天打网游,或者专业冷门只学了“屠龙之术”,还可能因学校师资实在太差,终归难以成才。最后毕业出来也不过是比高中多看了几本书,当然没法在职场上混得多好。
如今有大学生混到农民工招聘市场去,既可以说这些大学生还认为自己是有“优势”的,再差也比农民工强,说不定有企业就刚好缺人。也可以说,农民工都不到这些招聘会,导致企业不得不用大学生凑数——何况目前一些工厂的工资还真不低了。值得观察的是,这些在大学生招聘市场没有竞争力的年轻人,是否有足够的情商到工厂的基层,从粗重活做起?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