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引起代表委员热议。本期“两会·话题”聚焦该主题,敬请关注。
深入调研 充分征求意见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当前,教育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正在深入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目的是要弄清楚群众对教育改革最期盼的是什么,教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在哪里,如何选择在改革中最能形成共识的具体环节。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积极稳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比如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一年多考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洪宇
当前高考改革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事实上,这几年来,有部分高校或社会研究机构,提出不同的高考改革方案。应该以包容的心胸来看待。更何况,现在的改革方案还在修改完善当中,理应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征集多方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在长期的实践、调研基础上形成和确定下来的,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实际情况,总体上是合理的。教育部的研究机构、考试中心以及很多高校的研究机构,都曾组织课题进行了持续多年的研究,对高考改革的现状、历史及方向,对国外考试制度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到地方听取了很多意见。很多改革举措,例如减少考试科目、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和一年多考等,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充分论证和思考的,也不会像社会上想象的那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西方很多国家考试制度都是社会化、一年多考。
我国现行高考最大的问题就是一考定终身,造成单一的评价和升学导向,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无论高考改革向什么方向走,关键就在于下大力气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高考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符合这些原则,改革方向就是对的。 (本报记者 李凌 采访整理)
高考改革要稳步有序推进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和平
考试招生制度既是教育制度,也是社会管理制度,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部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教育领域,更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希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能够予以关注。
高考改革,要科学界定它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传统高考功能包括高校选拔人才和引导基础教育发展两个方面,对此,高考改革要重新界定:一方面,选拔功能要突出甄别功能,将合适的学生送到合适的学校,使两者之间相匹配;另一方面,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引领功能要松绑,要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引领基础教育发展。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以前是一张卷子决定学生的命运,要通过改革,通过国家统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打破这种局面,高校招生,除了看卷子之外,还有其他参考。二是有利于素质教育,推动立德树人,保证学生能够按照兴趣充分发展个性和潜能。三是有利于高等教育多样化、健康发展,把合适的学生推荐给高校。四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不解决,会影响高考改革的成效。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支持国家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向。
改革方案确定后,实施一定要稳步有序推进。要与社会系统相匹配,跟社会系统的改革同步推进。 (本报记者 李凌 采访整理)
高招改革总方向是正确的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诸多具体改革举措。
这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成效会在未来一段时期逐渐显现出来。以一年多考为例,给了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从而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避免了学生因为偶发性的客观原因导致高考发挥失常的问题。有人担心学生会因此频繁多次参加考试,加重自身负担,其实如果考试主办方能够做到科学化命题,真实反映考生实力,学生的成绩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因此不必担心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多次考试“刷分”。
目前社会上广泛关注高考弱化英语科目地位的问题,以前我们的教育把英语看得过重,现在则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英语不是不重要,但它的重要性对于不同学校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应当进行分类管理。
无论何种具体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举措,首要原则是保证公平、公正,实现阳光、透明,这是必须坚持的前提,也是改革取得成效的保证。 (本报见习记者 杨国营 采访整理)
高考改革关键在于改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马敏
我从媒体看到专家谈高考改革的文章,包括不分文理科、减少科目等,觉得太简单化了一点,能不能达到最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预期效果,我持怀疑态度。不能简单地说不分文理科,如果不分了,高校凭什么录取学生呢?根据大学学科设置,高中的课程设置大体上有一个分类,学生对文科或理科的倾向在高中已经显现出来,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保持学科的类别,按类招生,可以说“大文”、“大理”,但不能简单地说不分文理科。
高考改革,不在于改形式,关键在于改内容,真正达到减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高考改革在具体操作上要慎重,多听不同专家意见,进行更合理的顶层设计。
一年多考不宜过分主张,如果高考一年多考,是否会真正减轻负担、达到改革目的?对此要慎重。高考改革,我们一定要想得仔细一点,顶层设计要周密一点,改革步伐要谨慎一点。方案推出来后,社会、高校、中学要认可,否则很难改下去。 (本报记者 纪秀君 采访整理)
高考改革不能只治标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 葛剑雄
高考改革要治本,不能只是治标。现在首先是情况不明。高考的弊病到底在哪里,我目前没看到有说服力的文章。以课程为例,现在有的地方提出要把外语从高考中取消,有的要减少权重。为什么减少权重?经过科学论证吗?仅仅因为有人抱怨就减少吗?减少不解决实际问题,外语减少权重只对外语学得不好的人有益,外语好的人反而受害。总而言之,现在提的高考方案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论证、调查研究比较的基础上。
高考不用一考定终身,那么两考定终身就合理吗?三考定终身就合理吗?总有人会说,你看那我考第四次就好了,你不能根据个人的要求来调整,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一考来做决定对绝大多数人讲是合理的,个别人没有发挥出来,但是素质高也包括应试能力强。
一年多考实际上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加重了家长和社会的负担,也增加了作弊的风险。我们需要一个数据来分析一考定终身,有多少人是因为考试没有发挥好才上不了大学的。如果一个制度对不到1%的人是不合适的,那制度就是好制度。
我认为,所有改革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要轻易地改,也不能盲目照搬过去的和外国的。 (摘自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