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已经过去几天了,此次改革后的考试遭到网友吐槽最多的恐怕就是翻译题了。翻译大刮“中国风”——“中国园林”、“丝绸之路”、“中秋节”、“四大发明”、“福寿禄”等如何翻译让考生连连大呼“晕头转向”。
有评论认为,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学科中抢了英语本身的风头,其实是在喧宾夺主。笔者倒不这样认为。在翻译题型中,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为180-200个汉字,其间出现1~2个典型的、较难翻译的中国文化的词汇,并没有什么“喧宾夺主”的意味,只是媒体的集中报道,起到了放大效用,这些词汇似乎抢了整个考试改革的风头。
早在8月份,教育部考试中心就释放出改革的信号,四六级考试新题型中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有专家解读此举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且这种改革也符合我国一直推动的“走出去”的策略。所谓的“走出去”,无非是想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用英语这个工具介绍给国外,笔者以为,这样去解读四六级考试改革,恐怕是给其赋予了过高的意义。
作为一项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考试,四六级不需要强加太多的目的和宏大的意义,它最能够体现的仍然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挥,仅仅在考试中增加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就大肆宣扬这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一场考试实在担当不起这个微言大义。
这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屡遭诟病,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笔者最关注的是这种改革能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情况并不乐观,除却在国内的“应试文化”中,师生们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应试心态”不说,一个更现实的情况不容忽视。
今年3月,深圳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的一位教师给校长信箱写了封信,反映在公共英语课中教师常态化“一学期教400个学生”的不合理情况。据了解,深圳大学扩招10年,学生人数增长3—4倍,而公共英语教师人数只增加了不到1倍,一名英语教师每周平均教授8—10节课,也就是4到5个班,一般是4个小班加1个大班,小班最多60人,大班最多120人,每个老师最多面对的学生在360人左右。这种1∶22.5的师生比极不健康,教师们根本无力给两个年级、30000多名学生连续两年提供优质的英语技能课程。
而这种情况并非深圳大学所独有,这是大学扩招后的普遍现象,甚至在一些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一周上16~20节课的也大有人在,教师授课量多,面对的学生数量也多,根本照顾不过来,英语教学“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如此情况之下,英语教学的质量本就堪忧,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能否保证也是未知数,再让四六级考试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恐怕也是“天方夜谭”。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