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些高校为“刷高”就业率,要求学生“假就业”的现象再度出现。近日,某家媒体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学校,不得已与用人单位签订虚假就业协议,甚至出现一家小超市一次性“签约”20名大学生的怪事。
毋庸置疑,“虚假就业率”的危害不言自明。它不仅有悖大学本身所应具有的教育精神的要求,助长着高校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也使学生在疲于应付中延误着真正的就业资源和机会。更严重的是,这种虚假的就业率会对社会和相关职能部门造成某种可怕的误导,乃至影响和干扰相关政策制定。
不过,平心而论,高校作为“虚假就业率”的始作俑者,我们又不能将板子一味打在高校身上。对于高校和学生而言,双方确实都有着难言的苦衷。对学生来说,如果不先签订一份就业协议,就无法拿到毕业证。拿不到毕业证,也就意味着可能无法实现真正的就业。而对高校来讲,“虚假就业率”的坚挺,实际又是在“就业率与招生人数直接挂钩”之下迫不得已的一种反弹。尽管前段时间教育部再次重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必须遵照‘四不准’原则”,但这其中最让高校挠头的相应“硬杠杠”并没有丝毫松动,由此导致学生“被就业”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笔者认为,“虚假就业率”犹如一面镜子,镜子映照出的表情不仅有学生的愁苦、高校的无奈,还应有国家教育部的某种“偏执”。这不,2011年,教育部规定:“就业率不高,专业要减招;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显然,教育部作为威权部门,一方面不允许高校在学生就业率上搞挂钩;另一方面,其政策制定又在崇尚搞挂钩。由此,在相互“打架”的两种政策规定之下,高校无法不唯唯诺诺于教育部严苛的数据“红线”,从而“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学生就业率上违心作假。
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两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一是全国699万名应届毕业生要找“饭碗”,比去年多出19万人。二是就业岗位却进一步缩水。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笔者认为,社会和高校固然应该反思,作为教育部,一方面应牵头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由第三方进行就业率真实数据统计;另一方面,也应尽快出台新规,为受限的高校学生就业率问题进行政策“松绑”,给高校和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就业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