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平台1960_教育部禁令能否击中就业歧视七寸?

发布作者:www.bpjsedu.com
发布时间:22-09-24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为毕业生在求职关键期服好务。(4月18日中广网)

  

  就业歧视原本应该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的内容,无论是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等都属于就业歧视的范畴。教育部的“三大严禁”到底能否击中就业歧视的七寸,让就业歧视成为历史,这还是一个疑问。不过,教育部的禁令之下也已经表明就业歧视的泛滥程度。面对就业歧视,我们首先应该问的是,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就业歧视的存在?即就业歧视存在的土壤是因为学生的数量多,还是因为岗位的少?到底是什么让招聘单位有这样的底气可以堂而皇之进行就业歧视呢?

  

  就业公平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在《劳动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但现实中,诸如学历查三代的做法却屡见不鲜。求职者往往因为第一学历不是211或者985高校而被拒之门外。招聘单位的底气来自于毕业学生的数量之多,2013届毕业生将达到600万人,面对如此巨大的数字,社会上并没有如此多的岗位。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条件下,劳动力的过剩直接导致了招聘单位的挑三拣四,这是就业歧视存在的根源所在。可见,禁令对此毫无影响,也不会产生“挖根”的效果。

  

  其次,高校培养学生质量的下降也成为招聘中存在歧视的另外一个借口。数量增加,可以选择的余地增加,质量不给力再次给招聘单位留下口实。于是,就业歧视便存在下去。这是一个现实的表现,更为可悲的是这种歧视最大程度表现在各地事业单位的招聘上,而这一点,教育部似乎也远远没有对其形成威慑力。各地的事业单位招聘中,无一例外要求本地户籍,本科及以上学历。尤其是户籍的限制将很多人拒之门外已经是最明显的就业歧视,而对此,各地也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在本次教育部的《通知》中还特别强调,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然而,现实总是现实,教育部的禁令由于没有惩罚措施往往会流于形式,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各高校在招聘过程中都会有211毕业生优先的条款,如果有这样的就业歧视应该担负何种责任却没有细致的规定,所以,教育部的禁令远远没有击中就业歧视的七寸。(王传言)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次

郑重声明:摩登3官网所展示的均来本公司,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Works on display are from 摩登3-摩登3首页-摩登3官网, shall 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or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版权所有 ©2025 摩登3-摩登3首页-摩登3官网 | 技术支持:WEB主题公园
Copyright © 2025 | http://bpjsedu.com, | E-mail:请输入电子邮箱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