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昨天街谈所指出的,解决异地高考,不仅仅是为了外来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参加高考的便利,更深刻的意义在于维护考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山东、河南等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一直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地。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谁比谁高贵,而是因为大学没有独立性,不能独立办学,不能独立招生。
正如昨天街谈所指出的,解决异地高考,不仅仅是为了外来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参加高考的便利,更深刻的意义在于维护考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山东、河南等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一直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地。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谁比谁高贵,而是因为大学没有独立性,不能独立办学,不能独立招生。
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较,山东、河南等地考生数量大,同时高校数量少,这就是北京、上海等地高考录取分数线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个原因本身就有着很大的不公,真正的大学,应该面向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学生,不能因为学校地处北京、上海就向当地多投放招生指标。而学校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一个学校的运转需要当地政府的扶持。
“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这依然是学校要屈从于当地政府的习惯性思维在作祟,这也是与维护考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相违背的。因此,若以这样的想法为原则,必然难以出台公平有效的异地高考方案。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在原则上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原则上不能做到平等,必然难以改变由平等引出的异地高考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去行政化、自主办学的呼声一直非常强烈。放眼到全球来看,去行政化、自主办学,这是中国大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出现的学生受教育权不均等的问题,就是大学不能自主招生所表现出的其中一项弊端。因此,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必须放手给大学更多的自主权,让大学能够独立办学、独立招生。
大学独立办学、独立招生,学生和学校之间双向选择。这既符合大学办学的规律,也符合教育的规律。倘若高校能够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全国各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单独报考一个或者几个学校,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淡化各省市区录取分数线差距过大的问题,也就没有了北京、上海等地坚决不许外地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的限制。而同时高校也能根据自己的办学方针和特色招纳到适合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和学校,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实这样的招生模式在国内也早已出现,国内研究生招生在进行专业课测试时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虽然各高校的考题不同,但因为机会均等,所以没有“研究生考试移民”“异地研究生考试”之说。国内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已进行了很多年,在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等方面都已做得非常成熟。这样的招考模式,既是趋势,又能解决当前的教育不公问题,为何高考就不能借鉴这种模式呢?□刁博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