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不见经传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副教授团队因发明一种适合在人类细胞中基因组编辑的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令中国生物学界沸腾了。关于此项发明的文章已被世界顶级刊物《自然生物技术》接收。很多人惊讶于韩春雨团队在条件有限、经费匮乏及人员缺少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然而,这并非偶然。韩春雨副教授博士毕业后坚守自己一亩三分田,13年磨一剑足以令人钦佩。在为韩春雨团队默默潜心搞科研点赞的同时,当前科研课题的申报及评价机制更值得我们反思。
科研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管理措施之一,在推动高校科研创新中具有关键导向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科研申请与评价现状堪忧:一方面,同行专家评价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黑幕不时被曝光。另一方面,定量评价屡屡被指责为制造学术泡沫的罪魁祸首。科研评价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是我国高校科研创新面临的新形势,也是高校创一流学科的题中之义。“质量”应该是科研评价的永恒主题。
科研“数量”与“质量”之间并非是一对矛盾体,定量评价理应具有质量属性。当前,由于定量评价管理在科研管理中能简便地测量科研人员论文、专著及专利等成果,因此往往被高校的科研及人事管理实践采用。但现实中,很多定量科研评价往往偏离质量导向,大部分高校普遍依据论文发表数量、被引用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等标准决定科研人员经费、职位和职称晋升机会。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科研评价手段急需改进的是对科研质量的重视,使同行评价与量化评价尽可能避免与科研质量相背离。对此,不妨实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形成同行专家评价与定量评价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通过将同行专家对代表作认知评价结果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制约专家的“人为”评价,形成制衡机制。
同时,高校应减少科研考核频率、延长考核周期,尽可能降低定量评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科研人员潜心学术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工作虽然难以在“闲逸的兴趣”驱动下探索科学乐趣,但定量评价只能加剧科研人员对成果“短、平、快”追逐的浮躁。此外,急需建立以“质量”代替“数量”的评价机制。在质量观导向的科研评价下,才能让低水平的重复科研失去生存的空间。个性化评价制度也应进一步完善,给予个性化科研人才一定的生存空间。韩春雨副教授因其特立独行才成就其在科研上的卓越,因此,对特定科研人员应有针对性的科研评价机制,为其创造适合个性成长的科研环境。
韩春雨团队对科研的执着与坚守值得我们点赞与学习,在当前科研数量评价机制下,其由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背后的辛苦也值得我们反思,当前高校评价管理导向是否以质量为前提,同行评价、定量评价如何结合才能凸显质量导向,科研评价如何为个性化人才创造适合其生长的科研环境,这些都是每个高校必须深思的现实问题。(作者系天津教科院副研究员 王海莹)